永州道縣:巡視整改推進“斷頭路”改造
法制周報·新湖南記者 雷昕
11月24日,駕車行駛在瀟水北路上,一路暢通。
魏國昌住在瀟水北路旁已20多年。他告訴記者,原來這條路坑坑洼洼、下雨一身泥,天晴一身灰,出門上街到農(nóng)貿(mào)市場買菜步行要1個多小時。今年9月20日,道路全線拉通后,公交車開到了魏國昌家門口,乘車買菜只要十多分鐘。
因歷史原因,道縣城區(qū)“斷頭路”困擾群眾出行多年,成為影響城市交通運行、道路環(huán)境、經(jīng)濟發(fā)展的城市癥結。
今年4月,省委巡視組進駐后,針對瀟水北路、207國道繞城線等全縣19條“斷頭路”改造及其他群眾反映強烈的交通問題,提出了整改意見,要求全縣領導干部轉變作風,推進民生重點工程項目落地。
接到巡視組反饋意見后,縣委縣政府由縣委書記掛帥,成立高規(guī)格領導小組,責任到人,倒排工期、掛圖作戰(zhàn)。全力加快推進19條“斷頭路”建設。
瀟水北路作為道縣南北縱向最重要的一條主干道,是整改重點??h委縣政府將瀟水北路分為3段,縣委書記總協(xié)調,3個縣級領導分段負責征地拆遷道路施工工作。
“‘斷頭路’改造,征地拆遷是很重要的工作?!睘t水北路指揮部成員朱龍介紹,整個瀟水北路有拆遷戶148戶,拆遷任務比較重。其中南段拆遷工作矛盾尤為尖銳。老百姓提出要拿最好的地段用來安置,但是當?shù)亟值郎岵坏?。?jīng)指揮部協(xié)調后,縣委縣政府決定把原本商圈的核心地段拿來規(guī)劃成安置小區(qū)。
對于征地拆遷釘子戶,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一戶戶上門談心。瀟水北路北段有一戶劉某是道縣林業(yè)局下崗職工,房屋面積占了三分之二,是該路段最大的釘子戶。因為家庭條件差,拆遷后無力重建房屋,劉某對拆遷工作很抵觸。
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連續(xù)3天登門上訪做工作,對他進行心理疏導、宣讀拆遷政策,同意同等面積置換集體土地,按照拆遷困難戶給予適當補助,最終達成搬遷協(xié)議。
為了壓實工作進度,縣委書記吳恢才帶隊,組織相關部門領導干部經(jīng)常早上6點30分就到現(xiàn)場辦公,推進項目工作落實落地。
“現(xiàn)場督查施工時,細到幾個人、幾臺設備能完成施工,吳書記都抓落實。有次督查時,吳書記發(fā)現(xiàn)原定的80臺車有11臺不在施工現(xiàn)場,他立刻要求補上?!笨h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曹湘華告訴記者,巡視之后最大的變化就是,干部作風轉變了,工作抓得實抓得緊,從推諉責任變成主動承擔責任。
在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,9月20日,歷經(jīng)26年建設的瀟水北路比計劃時間提前10天通車。目前全縣19條“斷頭路”已全面動工,將于兩年內全部通車。
■整改成效
道縣自覺把巡視整改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來抓,確保巡視整改工作落實落地。
道縣嚴格按照“一個問題、一名牽頭領導、一個整改工作方案、一套整改工作措施、一套整改資料臺賬、一抓到底”的原則,對照省委巡視組交辦的5個大方面18個問題清單,細化成92個具體問題,逐一明確牽頭縣級領導、責任單位、整改措施、整改時限。
該縣從抓實全面從嚴治黨、促進高質量發(fā)展、改善民生入手,實施78個老舊小區(qū)提質改造工程;加強貼心服務,推動工業(yè)園區(qū)高質量發(fā)展;整治農(nóng)村人居環(huán)境,大力發(fā)展農(nóng)業(yè)產(chǎn)業(yè);開展生態(tài)保境保護督察“回頭看”。
目前,省委巡視反饋的問題,有12個問題完成整改、4個問題基本完成整改,2個問題長期整改。該縣還自主開展7項專項治理,出臺《落實巡視整改壓實“兩個責任”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集中談話工作方案》等19個文件和規(guī)定,形成長效機制。
責編:楊天朗
來源:法制周報